Monthly Archives: March 2016

混血兒父母希望你知道的事

在國外,碰到朋友孩子金髮碧眼,我先生常常開玩笑說若朋友帶孩子來台灣玩,會像明星一樣受歡迎。

明星一樣受歡迎,感覺是很美好,其實對正常人來說都是一種困擾。因為你沒有被當作人看待,而是被物化,當作一個公共財:別人占用你的時間,探尋你的隱私,評斷你的行為穿著,問一些用屁股想都會覺得沒有禮貌的問題,都被當作理所當然。

不巧今天帶孩子去一趟醫院,全都給我遇到了。

先是在候診室,我們剛坐下,坐我們旁邊一位年紀大一點的女人突然從口袋裡掏了兩顆糖,馬上遞給我的孩子。我說不要,她嘴上說:『不給孩子吃糖喔?沒關係這沒有很甜。』手還是一直伸出來。兒子動作很快就拿了一個,女兒看看我,拒絕了。後來我轉過頭沒有理那人,她自顧自的說:『你看我也吃糖。糖很安全。』我都沒有再搭理她,更不用說道謝或叫孩子說謝謝。這種事情常常發生:在路上牽著女兒,她很累邊走邊哭,突然一個阿伯跑出來送她一個熊。我拒絕,他堅持拿到女兒手上。

我們每個家長都有自己不同的理由,不讓孩子拿別人的禮物。我知道你是善意的,但跟年幼的孩子交易前有先問過照顧者嗎?你認識這個孩子的需求嗎?你有負責孩子生病照護營養教養金錢觀嗎?你知道這孩子等下要吃飯,可能有過敏,血糖問題,媽媽已經說好一天一顆糖,現在需要學會忍耐,回到家玩具太多亂丟的問題…等等,而你是他的誰?或許你是好人,但你覺得陌生人給糖孩子都應該欣然接受嗎?對別人的孩子,這是你有權利做的教養決定嗎?

女人看診出來,我女兒現在坐到她離開的位子上,她要等單子,後面有其它的位子,她屁股直接坐到女兒坐的位子上,把女兒擠一邊。我覺得她生氣了。

很對不起,我沒有用心跟妳明說,為什麼妳給我孩子糖我會不想理妳。我太懶了,想說妳年紀比我大,應該比我見過世面,這種事情應該了解。想想,或許我們社會,許多人上了年紀,就沒有人再花心思跟他們溝通,所以他們反而像寵壞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樣子,越來越難與人相處。我 “顧你的面子”,不跟你明說,這樣似乎是害了你。妳覺得妳是善意,是單純。但對我來說,真正的善意,和滿足自己一時興起的“善舉”是有所差別的。

後來我們看完診找了個空的桌子吃便當,ㄧ個志工阿姨靠過來問了以下的問題:

『他們是雙胞胎嗎?』

『都是女生噢?』

『怎麼會自己吃飯?』

『大的是男生!怎麼長得那麼像女生!』

『好可愛,好秀氣!』(N次)

『你是女生嗎?』(問我兒子)

『先生是哪裡人?在這裡工作喔?』

『做什麼工作?』(我裝作沒聽到)

『那是什麼湯匙?』(我裝作沒聽到)

『怎麼會說中文?』(後面N次我裝作沒聽到)

『你們都是女生嗎?』(媽媽OS:不是剛剛說一個是男生了。)

『會自己吃飯喔!』(N次)

『妳自己帶出來沒有人幫妳喔?』(妳要幫我嗎?)

『怎麼不吃了?這樣長不大噢!』(因為妳在旁邊一直對著他們說話…,過程中還拉了另一個志工阿姨一起來評論+問問題。)

這過程中我回答很簡略,降低眼神接觸(我以前表明沒有錢,事實上就是沒有錢,但還是會被推銷的纏很久,後來發現:因為我會一直微笑的眼神接觸,所以漸漸不敢了。),也擺明在認真吃飯。整個質詢過程我只有問一個問題:

『妳們沒有要吃午餐喔?』

請問妳是誰?為什麼我在這裡專心吃飯要被質詢?你知道嗎:如果你問候了一下,發現我沒有要開始跟你分享我的生命故事的意願(我知道,有些人真的在等待有人可以傾吐,但那不是現在在吃快要冷掉的便當,且趕著讓孩子回家睡午覺的我),你簡單說一句:『好你們慢慢吃噢!』然後優雅地走開,我心中仍會保有你身為一個值得讓我尊重的陌生人的美好形象。你若想表達心中看到孩子的喜悅,一句:『看到這麼小的孩子真是讓人開心。』是相當得體的。或許以後我們有緣再見面,你我那時很閒,我們都可以再聊聊。現在,我只會覺得避之唯恐不及。

因為你知道嗎?不只是混血兒的父母,現在越來越多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長相而被人有不同的對待。而且這樣的“質詢”方式,或許你覺得你在表達善意,但事實上一直問別人家家庭的事情,評判你所看到東西表象,完全忽略那人的肢體語言所表達出的接受度,並不是一種友善的溝通方式。

最後,坐公車回家的路上,有好心的女人讓座,我抱著女兒,一個男子一直盯著她看。女兒就衝著他給了一個笑容,我看看那男的臉,還是面無表情的看她,讓我當媽都覺得毛骨悚然。在公共場合,你不會沒有理由盯著一個陌生人吧?孩子有什麼不一樣?

這裡,我整理出幾點讓外籍或混血兒父母往往表現出 ”不友善,冷淡,高傲“ 的作為:

  1. 一直提到孩子的長相 (有一點意識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孩子還沒有成熟前就被自己的外貌定義。大多數有自信的孩子反而會對只會評斷自己長相的大人反感。)
  2. 不經同意就擅自給孩子禮物,摸孩子。(兒童是有監護人的人類,不是寵物。話說,你也不會未經允許的餵別人的寵物吧?)
  3. 不經同意就擅自給孩子拍照(孩子不是公仔。那些拍廣告的兒童通常都是有賺錢的。連我身為父母分享孩子的照片都仔細考量的。)
  4. 一劈頭就質詢別人身家問題。(對,我是台灣人,但我沒有義務講個有趣的故事來讓你娛樂。那些上節目很健談的外籍人士和配偶是有酬勞的。)

不過只說不該做的事有點不公平。我相信有些人是真正的友善,好奇,但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所以說一下一些我們覺得比較正常的互動模式:

  1. 同樣身為父母的交流(『我也有兩個孩子,他們現在都大了。小時候他們個性完全不同blah blah blah…』)
  2. 起碼有一點關聯的交流(『現在在跟我男朋友考慮要結婚生小孩,但怕負擔不起。你們生兩個會覺得很累嗎?blah blah blah…』『我姊姊最近認識一個美國人,但他說只想dating,那是什麼意思?不是交男朋友嗎?blah blah blah』)—> 這種也要有點用心的開頭,看看人家的反應,不是直接切入。
  3. 『看到你的孩子快樂的樣子很美好。』(這類的話純抒發自己的感受,沒有去評斷別人。)
  4. 『需要幫忙嗎?』(父母焦頭爛額忙孩子時,實質幫助比沒有意義的描述情形還有幫助,但願意/想要介入還是要先問!)
  5. 陌生孩子很無聊跟孩子玩/對話 – 可以友善的微笑,年幼的可以扮鬼臉,可以聊在玩的東西但不是主導談話的聊。通常不摸小孩。

說來說去,這其實跟是不是混血兒沒有關係。只是正常與有孩子陌生家庭的交流。有些家長也覺得”混血兒“這詞相當刺耳 – 同樣都是人類,沒有雜種這種事情啊!這只是因為我們的孩子有時候長得比較顯眼,似乎比較常引起一些人一時之間理智斷線,對待人正常的禮儀都突然不見了。我寫這個,因為我相信許多人會想知道自己“無心”的作為其實讓人覺得困擾,不受尊重,反感,甚至俱威脅性。

另外我要提:並不是所有混血兒都是帥哥美女,也並不是所有家庭都幸福美滿。異國夫妻也有溝通不良,家暴,家長沒有家庭觀,單親, 家裡經濟其實很不好…等等。每個人所得到的“地位”,都是你內心投影出來的:權力,不管是崇拜還是默認,都是我們自願給別人的。因為這樣, 更沒有必要憤恨,不平衡。如果希望我們的社會更美好公正,就把所有的孩子都看作是未來成人的苗吧。